• 疾病导航
    癫痫人群
    小儿癫痫 青少年癫痫
    成年癫痫 老年癫痫
    癫痫类型
    原发性癫痫 继发性癫痫
    枕叶癫痫 额叶癫痫
    颞叶癫痫 脑部疾病
    遗传因素 全身系统疾病
    癫痫百科
    癫痫病因 癫痫症状
    癫痫护理 癫痫预防
    癫痫诊断 癫痫诊疗
  • 网站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师团队
  • 康复故事
  • 预约挂号
  • 来院路线

当前位置:成都军盛癫痫病医院 > 癫痫护理 >
癫痫的日常护理措施都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8-12-20 08:58

  癫痫病是一种受先天遗传因素及各种脑伤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脑功能障碍,该病多发于青少年时期,对患者的健康有很大影响。对于该病处理及时的进行治疗以外,护理也很重要,那么,癫痫的日常护理措施都是什么?

  一、癫痫生活护理:患者们要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适当从事一些轻体力劳动,但不能过度劳累;饮食应多食清淡、含维生素高的蔬菜和水果,勿暴饮暴食。

  二、活动、娱乐的护理:癫痫患者可以进行适量运动,但不要过于激烈,以防发生意外,造成脑部的损伤,不要长时间看电视和电子玩游戏。要鼓励他们与人交流,这样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三、癫痫患者用药护理:不能随便更换药物和剂量,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药物、以及更换药物的品种,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要督促检查患者按时按量、准确无误服药,防止少服、漏服和多服;

  四、睡眠、休息上的护理:患者应避免过度的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可诱发或加重癫痫病情。过度劳累、过度脑力劳动均易诱发癫痫的发生。癫痫患者应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成人患者每天至少要睡7-9小时,儿童患者至少要睡8-16小时。

  五、癫痫发作期护理:癫痫一旦发作,要保持冷静,不能惊慌,立刻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和裤带,将毛巾塞于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不能强行按压抽搐的身体,以免骨折及脱臼。如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应及时送医院治疗,尽快终止癫痫病发作。

  六、饮食上的护理:癫痫患者不能过度饥饿或过饱,过度饥饿会让血糖水平下降,而低血糖常常会诱导癫痫的发作,而过饱后血糖水平会先快速升高后降低,前后波动就很大,也会诱发癫痫。患者应尽量少喝兴奋性饮料和酒品。癫痫患者应采用合理的膳食,以确保足够的营养补充。这些都是日常护理癫痫患者的注意措施。

  通过了解上述的介绍,朋友们对于癫痫疾病的护理措施已经相当明白了,癫痫的护理应当引起朋友们的关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是要多去了解癫痫的相关知识的,而且要注意在身边展开一些癫痫疾病的预防工作,让该病离开我们的身边。

  • 上一篇:癫痫病人的日常护理要怎么做
  • 下一篇:没有了
95%的患者咨询了以下问题:
小儿癫痫症状 癫痫可以治愈吗 口吐白沫怎么办 癫痫病援助金
癫痫病怎么治 癫痫发作怎么办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
癫痫饮食要注意什么 癫痫病因 双眼上翻怎么办
相关阅读
  • 癫痫的日常护理措施都是什
  • 癫痫病人的日常护理要怎么
  • 癫痫的日常护理方法都是哪
  • 癫痫的常规护理办法是什么
  • 癫痫的日常护理措施有哪些
  • 有什么预防癫痫疾病的方法
  • 怎样做好癫痫的护理
  • 在生活应该如何护理老年癫
走进军盛 / Into the Shenkang

成都军盛医院是经国家卫生相关部门严格审批成立,在我国西南地区正式成立的一家以癫痫病诊疗为主的专业医院。...[详情]

  • 医院介绍
  • 医院专家
  • 医院动态
  • 康复故事
  • 媒体报道
  • 来院路线
推荐专家 / Expert
√ 对症咨询相关疑问
  • 癫痫诊断
  • 癫痫治疗
  • 癫痫危害
  • 癫痫症状
  • 癫痫病因
  • 癫痫预防
  • 癫痫百科
  • 癫痫类型
  • 癫痫人群
√ 来院路线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51号
微信扫描二维码或查找
微信号:cdjsdxyy
加互动平台
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咨询热线:028-85257777
  • 医院环境
    Humanistic environment
  • 专家团队
    EXPERTS
  • 公益义诊
    Advanced equipment
  • 公益行动
    Public interest action
  • 医院简介
  • 专家团队
  • 医院新闻
  • 媒体报道
  • 来院路线
  • 癫痫病因
  • 癫痫症状
  • 癫痫治疗
  • 癫痫预防
  • 网站地图
咨询电话:028-85257777
医院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51号
乘车路线:磨子桥站:6路、10路、12路
/12路区间、19路 27路/27a、34路。磨子桥站下车
,前行200米即可看到成都军盛癫痫医院
注: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诊疗依据

扫描二维码或查找
微信号:cdjsdxyy
加互动平台 您身边的健康专家